每天睁眼就是琢磨着去公园遛弯,还是在家侍弄那几盆花——这样的退休生活,你是不是也想过?
老张的故事最近在小区传开了:退休金2800,老伴4000,俩人凑出6800固定月收入。
儿子闺女早成家了,不光不伸手要钱,周末还拎着时令水果上门,老张的冰箱从来没空过。
厨房飘着咸菜缸的酸香味,案板上堆着揉好的发面团,一顿饭成本不到十块钱。
上个月体检报告出来,医生对着老张的指标直咂嘴:"这心肺功能,说是五十岁都有人信! "
抬头看看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房贷车贷的包袱? 早十年就甩干净了。
但真能高枕无忧吗? 咱们把算盘珠子拨开看看。
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才3000出头,老张夫妻的6800已经跑赢大盘。
可钱经不起细算:现在菜场里鸡蛋六块一斤,猪肉十五块,小病去趟社区医院开药也得百八十块。
有人拿着计算器跳出来:一个月吃馒头咸菜能花几个钱? 两千顶天了吧?
剩下四千多全存着,三十万本金放银行吃利息,每年还有小一万进账。
账本写得明明白白,可生活从来不按计算器走。
对门老王上个月下楼梯踩空,拍个片子开点药,医保报完还掏了八百多。
更别提心脑血管支架这种"碎钞机",进口的报销完还得自费三五万。
护工现在什么价?小区告示栏贴的:全天陪护260块起,还得管三顿饭。
那三十万存款听着挺厚实,可医院收费处刷起卡来像扫码枪,嘀嘀几声就能消掉个零。
菜场刘婶前两天还念叨:"香油去年十二,今年卖十五,退休金倒是雷打不动。 "
这话戳中好多人的心窝子:三年前的6800能买三袋米,现在勉强买两袋半。
老张家厕所去年漏水,换了根水管花了六百,物业摊手:"您这老楼,零件都停产啦! "
屋顶漏水修修补补花了两千三,这些"隐藏账单"可从来没在月预算里出现过。
儿女孝顺着呢,但上周女婿吃饭时提了嘴公司裁员,闺女赶紧在桌底下踢他脚后跟。
三十万存款摆在那儿,真要孩子开口周转,存折上的数字还守得住吗?
小区活动中心打牌的老伙计们,一半人退休金不到五千。
背着房贷给儿子凑首付的赵伯,天天接孙子放学的李婶,瞅着老张满阳台的花花草草直嘬牙花子。
现在老张的日子确实滋润:早上公园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下午端着搪瓷缸浇花能浇半小时。
可那三十万存款像块镇纸,压在存折上不敢乱动。
老伴念叨三回了想报老年大学书画班,年费三千八,老张搓着手打哈哈:"再看看,再看看。 "
体检报告再漂亮也挡不住自然规律:钙片从每天一片加到两片,膏药悄悄出现在床头柜。
菜市场收银员现在见老张就笑:"您家买肉总挑特价的,记账最方便! "
这种精打细算的日子到底算不算躺平? 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公园长椅上晒太阳的老哥几个最能唠实话:"要没那三十万垫着,你看老张敢不敢这么逍遥? "
有人说养老就像走钢丝:左边是涨不停的物价,右边是躲不开的病痛,手里那根平衡杆两头挂着存款和退休金。
老张现在走得挺稳当,可谁知道前头会不会起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