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道闸 “万能遥控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区、学校、单位以及停车场的道闸,就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区域内的安全与秩序。然而,央视的一则曝光,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这份看似坚固的安全防线 —— 道闸 “万能遥控器” 公然在网络平台售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担忧。
惊!小小遥控器,轻松破道闸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网络购物平台上,一种名为 “万能遥控器” 的产品堂而皇之地公开销售。其外观不过巴掌大小,却拥有令人咋舌的 “本领”。商家的演示视频中,无论是小区的道闸、停车场的栏杆,还是商铺的卷帘门,在这个小小的遥控器面前,都变得 “听话” 起来。只需对着设备轻轻按几下,道闸便乖乖抬起,栏杆缓缓落下,卷帘门也顺利开启,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
记者为了验证其真实性,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拿着网购的 “万能遥控器”,对多家小区大门、停车场,甚至学校大门进行尝试,结果令人震惊:大部分道闸都能成功抬杆。这意味着,只要拥有这样一个遥控器,就可以随意进出本应受到严格管控的区域,门禁系统如同虚设。
原理揭秘:简单复制,突破防线
或许有人会好奇,这个小小的遥控器为何有如此大的 “魔力”?其实,其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多数道闸采用的是固定频率的无线遥控技术,而 “万能遥控器” 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它通过复制、扫描道闸遥控器的频率,就如同配了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千篇一律的 “锁”。只要在保安使用原配遥控器开启道闸的瞬间,“万能遥控器” 就能捕捉并复制信号,之后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道闸。这种便捷的复制方式,让安全隐患如影随形。
销售乱象:公然叫卖,评论惊悚
更让人担忧的是,“万能遥控器” 的销售已呈现出一种失控的乱象。在主流电商平台上,搜索 “万能遥控器”,相关产品琳琅满目,且明目张胆地标注着 “道闸通用”“卷帘门专用” 等字样。部分商家的销量更是惊人,有的甚至达到了 20 万只。而在评论区,一些 “使用心得” 更是让人脊背发凉。诸如 “复制保安遥控器,停车不缴费”“小区大门随便进” 等内容赫然在目,破坏规则的行为被如此堂而皇之地讨论,可见其影响之恶劣。
危害重重:危及安全,动摇信任
道闸虽小,却肩负着重大的安全使命。它不仅守护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宁,保障单位的财物安全,更是社会规则秩序的重要象征。然而,“万能遥控器” 的出现,却让这道安全防线千疮百孔。它直接消解了业主的安全感,让人们在自己的居住区域内都难以安心;扰乱了停车场的收费秩序,造成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为不法分子潜入校园、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旦心怀不轨之人利用这种遥控器,后果不堪设想,整个社会对 “安全管理” 的信任根基也将被动摇。
法律红线:生产销售,均属违法
从法律层面来看,此类 “万能遥控器” 的生产与销售行为早已触碰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生产、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需取得型号核准,而这些未经授权的 “万能遥控器” 显然属于违规产品。对于生产和销售者而言,明知设备可能被用于违法用途却依然售卖,极有可能触犯刑法;而购买者只要使用这种遥控器,就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此前,就有案例显示,有人因设计生产可开启停车场道闸的遥控器并出售获利,最终被检察机关以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追究刑事责任。
多方反思:平台失察,监管滞后
面对 “万能遥控器” 泛滥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何这类违规产品能在电商平台公开售卖?平台审核的失职难辞其咎。面对 “万能遥控”“道闸破解” 等明显违规的信息,平台既未核实产品的合规性,也未对危险宣传进行屏蔽,在某种程度上为非法交易提供了便利。此外,监管部门的响应速度也备受质疑。此类产品并非新近出现,却多年来屡禁不止,究竟是检测技术跟不上,还是查处力度不够,值得深思。
根治之策:多管齐下,筑牢防线
要根治 “万能遥控器” 乱象,必须多管齐下。监管部门应迅速行动,对生产、销售违规遥控器的商家,顺藤摸瓜、一查到底,不仅要下架违规商品,更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关键词筛查机制,让 “破解”“万能” 等违规信息无法在平台上出现;小区物业、学校、单位等使用道闸的场所,应定期检查道闸的安全性,及时升级设备,采用更先进、更安全的门禁技术,保安也要规范遥控器的使用,防止频率外泄。
道闸 “万能遥控器” 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安全警钟。它提醒着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风险。只有各方齐心协力,从生产源头到销售渠道,再到使用环节,全方位加强管理与监督,才能让道闸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安全防护作用,守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广大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利而购买、使用此类违规产品,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秩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数码浪潮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