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会相信,那个曾经絮絮叨叨念叨我们“别整天玩手机”的奶奶,现在玩起手机来比谁都猛。
凌晨两点,她还在短视频里给人点赞,连鸡鸭鹅都没心思喂了,甚至还专门买了个大笼子,说是“懒得出去放鹅了”。
你说离谱不离谱?
这事儿要从一部智能手机说起。
原本,家里人是好心,怕老人闲着无聊,特意给买的。
刚买回来那会儿,老人还一脸嫌弃,“这东西有啥用?根本不会玩!”
结果没过两周,一切都变了。
农田荒了,菜地乱了,家里的碗堆到天花板,老人却抱着手机不撒手。
视频刷得飞起,网购被骗了还乐呵呵地说“再来一次”。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个别现象,那就错了。
数据摆在这儿:我国有超过10万老人每天花10小时泡在网络里。
十小时啥概念?
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中间可能还得熬个夜。
年轻人都顶不住的强度,他们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可问题不是手机,是孤独。
拿我家那位来说,手机之前,她每天喂鸡、种菜、跟邻居唠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可搬到城里后,鸡没了,菜没了,邻居也没了。
她不再是“村头最忙的老太太”,而是“沙发上最沉默的老人”。
于是,智能手机成了她的新世界。
算法精准地投喂,让她一刷就停不下来。
你可能会嘲笑:“这不就是网瘾吗?”
但你再仔细想想,他们真的在“玩”手机吗?
不,他们是在找陪伴。
子女忙着工作,邻里关系断了,老伴可能早就不在了,他们只能把情感寄托在手机上。
视频里的风景是从未见过的,主播的寒暄像老朋友一样亲切,甚至网购被骗的过程,也成了一种“被关注”的存在感。
我奶奶以前最爱骂我们,“玩手机玩到半夜,像什么样子!”
现在轮到我们劝她,“别刷了,快睡吧。”
但她总说,“年纪大了,睡不着。”
其实,睡不着的不是身体,是心。
手机能哄她入睡,但哄不走她的孤独。
有意思的是,这些年,老人们的“手机江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态。
有人沉迷短视频,有人爱上了网购,有人玩游戏上了排行榜。
听说有个80多岁的爷爷,天天抱着手机打牌,连午饭都忘了吃。
更夸张的是,还有奶奶给家里的监控拔了线,怕子女发现自己深夜还在玩手机。
所以,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永远在吐槽老人玩手机,却从没想过,他们是因为“缺了什么”才玩得这么狠。
手机成不了人,但它比空荡荡的房间有意思,比无话可说的家人热闹。
等我们老了,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
孤零零地坐在沙发上,用一块屏幕填满生活的寂静?
别急着回答,也别急着嘲笑,毕竟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