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司令数枭龙数到失眠的时候,孟加拉湾已经悄悄换了主人。一架身价2400万美元的中国战机,硬是把五十年血海深仇按在了谈判桌上。当巴基斯坦飞行员手把手教孟加拉学员操控枭龙时,新德里的南亚霸权梦碎得比摔落的咖啡杯还响。
这场世纪和解的伏笔埋在1971年硝烟里。印度坦克当年开进达卡帮孟加拉独立时,大概想不到五十年后中国用军工合作反手将军。卡拉奇与达卡的外交冷冻层厚过喜马拉雅冰川,直到昆明那场没有记者闪光灯的茶会才出现裂痕。
枭龙战机才是破冰船头的钢刃。孟加拉防长出现在伊斯兰堡空军基地的照片流传开后,军迷圈炸了锅——背景里盖着帆布的三角翼轮廓,明眼人都认出是中巴联合研发的JF-17Block3。巴方提供的操作手册厚得像字典,连带训练大纲和零件供应链全部摊在桌面上谈。
军售变盟约的戏码在第三世界本不新鲜,但用战机解世仇堪称魔术。想想看,曾经瞄准彼此的雷达屏幕,现在显示着相同的中文操作界面;争夺制空权的死敌,如今共享着成都飞机制造厂的售后热线。当达卡郊外靶场升起枭龙发射的霹雳-12导弹烟迹时,往日的仇恨跟着靶机一起化为灰烬。
印度的情报官怕是捶碎了键盘。去年哈西娜穿着纱丽钻进印度使馆避难时,新德里连庆功宴菜单都拟好了。按照传统剧本,印度特使该挟持着前总统当人质,在孟加拉议会安插满屋子的提线木偶。
可惜中国改写了规则。临时政府的外长前脚离开新德里,后脚就出现在北京国贸大厦的会议室。当印媒还在炒作“印度成功庇护南盟友”时,达卡街头已挂出中孟合资战斗机涂装厂的规划图。
枭龙的真正威力在机库之外。比起法国阵风2.4亿的单价,中国打包出售的不仅是钢铁雄鹰,更是全套区域防空网。昆明会谈后三个月,缅甸皎漂港的起重机开始吊装雷达基座,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的输油管道突然加速施工——这些配套基建恰似给南亚国家戴上了中国制造的北斗手环。
巴基斯坦这回是真割肉喂鹰。把压箱底的超视距作战系统卖给昔日仇敌,等于自断陆军多年渲染的西部威胁论。而孟加拉国接收首批枭龙那天,电视直播特意拍清机翼下的霹雳导弹序列号——北京某研究院的钢印在镜头里闪闪发光,比什么脱印宣言都管用。
后续操作更让印度脊背发凉。上个月吉大港军演,巴方预警机指挥孟加拉枭龙编队的画面首度公开。眼尖的网友发现两国战机数据链实时共享,孟加拉湾上空首次出现无缝衔接的防空网。曾经被印度航母划定的“专属海域”,现在成了联合巡逻的靶场。
新德里的战略师们应该正在重画地图。尼泊尔总理今年三访成都后,中尼跨境铁路忽然拿到环评批文。斯里兰卡顶着债务压力扩建汉班托塔港时,某中国银行给出了利率低得可疑的贷款。要是马尔代夫某天突然接收二手枭龙,印度海军恐怕得把司令部搬回孟买湾避险。
经济绞索也越收越紧。中巴经济走廊的卡车今年开始悬挂孟加拉通关标识,缅甸若开邦的油气管道铺向云南,中国货轮绕过印度半岛的航迹连成蓝色飘带。当吉大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加尔各答时,印度人才明白什么叫“闷杀”。
最绝的是这套组合拳的隐蔽性。没有联合国讲台的慷慨陈词,没有航母战斗群耀武扬威,枭龙交易藏在商业合同里,军事联盟躲在训练大纲里。等新德里从议员们的扯皮中抬头,达卡和伊斯兰堡的加密专线已经运营了半年。
莫迪现在看自家光辉战机怕是要心梗。相同载弹量的国产货贵三倍不说,斯坦航空公司的维修账单长得能当裹脚布。当中国用枭龙生产线在南亚焊起铁三角时,印度连科钦造船厂生锈的龙门吊都修不利索。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报告泄了底。南亚军备市场去年新增67%订单流向中国军工,连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都在打听枭龙海军版报价。西太平洋某智库用卫星照片算过账:印度在边境部署阵风战机的每小时成本,够枭龙编队巡航孟加拉湾三圈。
达卡市民最近发现街头涂鸦变了风向。曾经痛斥“巴国屠夫”的标语墙,如今喷着“感谢中国兄弟”的乌尔都语。当咖啡馆大学生为联合军演征兵广告点赞时,五十年仇恨清算得比脸书删帖还快。
印度洋的潮水转向只在朝夕。新德里高官怒摔的咖啡渍还留在《印太战略》文本上,吉大港的龙门吊已吊装第三批枭龙零件箱。你们猜印度议会下次争吵该拨款买战机,还是该花钱买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