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拖延关税谈判,东南亚转运忙,稀土出口监管再升级

文|小解同学

编辑|小解同学

有人一看到美方不断拖延新一轮对华关税谈判的时间,就以为局势稳了,其实恰恰相反,总觉得越闷声的地方水越深。中美这场围绕稀土、芯片、供应链的拉锯战,虽然表面看是静悄悄,背后每一天都像下棋一样,谁都在等对方出招。国内稀土禁令已经执行七个月,这把号称“卡脖子”的牌到底牌面还剩多少,外界看不清,美国嘴上无声,动作却很快。

不少人原本以为美国这次要老老实实受限,毕竟芯片高科技少了这些金属,整个军工产业说停就停,可没料到等来的是惊天反转。

一边是美国按下暂停键,继续扛着不痛不痒的高价采购,另一边两家本来特别亲近的“朋友”突然低下头,急着奔向美方寻求谅解。本来以为东南亚会一起抱团,现实却是有人坐不住了,自己带头签单,帮特朗普拿下粗算340亿美元大单。这才叫现实比剧本还离谱。

锑、镓、锗,谁都知道是高端科技和军工里绕不过的硬通货。中国做出断供动作,全球几个替代国立刻成了香饽饽。问题来了,美国进口锑的前三大来源,纸面上是泰国、墨西哥,可稍微查查官方数据,两个国家锑矿产能连贴补自用都不够。美国过去几个月暴增的进口量怎么填上的?没有答案的谜题其实最可怕,明面统计和现实交易简直对不上。

泰国联合石化,墨西哥重新开张的冶炼厂,表面东西全在合规清单上,每吨锑的收益比国内翻了一圈又一圈。业内谁都明白,只要标签贴得漂亮,洗白途径玩得很溜,贴着“非中国制造”的外衣剪彩,最后还是同样一批货从美国入库。这板子打在哪边?中国手上卖出去了,监管没死角,利润被洗一遍又一遍,轮到美国收割好处。想打稀土牌变成打自己人,这回轮到了“朋友”专心做起外套生意,暗地配合美国绕过制裁。

贸易花样里“转运”“洗白”玩到极致,就是为了延长彼此的窗口期。美国解决供应危机,产业卡脖子的压力卸一部分回来。中国的禁令方案看似有漏洞,现实样本告诉所有人,单边出口限制永远是有限时效,漏洞是永远堵不严的。美国自有一套灰色游走,不吃明亏吃暗亏,左手转右手把短缺时间拉到足够成功转型。这一盘棋下得时间更长,利润更大,消耗掉的只有那些尚且还梦里数钱的矿企。

更关键还是地缘棋局变化。美国对越南谈判一摆手,立马换来“对美商品入境免税,对越南出口美方高税”的一纸“公平协议”。越南其实亏得差点倒贴,明面上赚了面子,实际等于把自己主动送到了美国产业链的底层徘徊。凡是通过越南转运的货物,美国又加一道高达40%的关税,手法简单粗暴,防的正是中国借道斜刺里杀出,连路线都替你锁死。

柬埔寨一样也顶不住压力,官方虽嘴上说没透出关键细节,实情谁都想得到,要么市场份额换点喘息,要么关税压力换点空间。想起美国原本开张要征收49%对等税,柬方只能选择主动妥协。这种谈判顺序和气氛,一个愿意做“出头鸟”,后面就没人再想跟美作对。市场怕吃亏,反正少一顿肉不至于没饭吃,能过一天算一天,全球链条上只要第一步有人让,接下来谁都撬不动。

印尼,还是不甘心落后,直接拿下340亿美元大单子奉给美方,包揽了电子、医疗、化工、农业全套供应。全世界都看着美国手上核按钮转移,谁先谈,谁就能分点蛋糕,晚一步就是当韭菜,不服美国高税就等着挨收拾。背地里还有更多国家正旁观,谁敢做对抗谁就被边缘化,这场交易链的洗牌,比想象中来的更干脆更直接。

美国解决的不只是一时一地的稀土供应危机,其实还有对整个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战略试错。平心而论,中国让美国转一圈,忍受一定时间的物资紧俏和高价,练兵一样训练自己的新生供应地和灰色市场。这其实是倒逼中国只能升级供应链管理,重新梳理监管政策。该堵的漏洞要补,把代理企业监管到位,查实转运行为直接收紧出口额度,绝不再让灰色手套有空子可钻。出手晚了,市场份额丢了;出手早了,还得掂量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全世界都在算细账,可结果指向只有一个。美国供应线不断找备胎,从制度大搞防火墙,生搬硬造第三国家出口端口,全靠暴力盖章压着合作国的利益。越南柬埔寨印尼这种“友国”,真要论亲疏就能靠一张嘴划清界限。市场算盘决定了要选边站,合作不是情分,是看谁能扛过关税,谁能分到份额。东南亚对美国的谈判本质只是形式,实用主义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中国手里的王牌也不是一成不变。禁令威力有限,可监管和逆周期调节空间还大。终归不能让美欧放心,只要市场规律和灰色链条还存在,政策随时能变化,这招出其不意才是关键。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倒戈”,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二者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

关税、禁令、灰色转运,一轮又一轮的博弈,最终跑得快的未必就能赚得多,笑到最后的也不一定靠喊口号就能稳赢。留给世界的问题很现实,是跟着美国做局内人试图攫取短期利益,还是与中国重构稳定供应,在全球战略博弈里赢得长远?

这才是接下来真正要下的那盘大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