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站C位失败,百万大军落空,以色列得以翻身,巴基斯坦介入也难补救

57国刚散会,百万大军原地解散,以色列连根毛都没掉。

开罗会场外,记者扛着长枪短炮等结果,等了六个小时,只等到一纸不痛不痒的谴责。会场里头,各国代表吵得比菜市场还热闹,埃及总统塞西把“阿拉伯版北约”的PPT来回播放三遍,讲到动情处连“包围以色列”的沙盘都搬出来了,结果海湾王爷们集体甩脸:埃及想当老大?没门。

埃及的算盘打得噼啪响。陆军第二、第三集团军20万人,2000辆坦克,里头1100辆M1A1,空军228架F16外加阵风,真要动手,南部军区首当其冲。伊拉克、约旦包抄北部,沙特那300辆M1A2、200多架F15SA再补一刀,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从侧翼压上,100万大军、5000辆坦克、1000架飞机,纸面数据能吓得以色列参谋部连夜加班。

可数据好看,人心不齐。沙特代表当场拍桌子:联军总司令必须是沙特人,秘书长可以给埃及,但作战指挥权得握在利雅得。阿联酋、卡塔尔跟着点头,科威特干脆补一句:伊朗、土耳其一个都别来,来了我们走。塞西脸色一沉,知道这事黄了。

更尴尬的是巴基斯坦。沙特和巴铁火速签了共同防御条约,巴铁承诺只要以色列敢碰沙特,立刻下场。可巴铁也清楚,光一个沙特不够,得把海湾兄弟全拉进来才算保险。问题是海湾王爷的兵,演习时走得齐整,真打起来能不能顶住第一波空袭,谁也说不准。

埃及人心里苦。1973年赎罪日战争,埃及陆军跨过苏伊士运河,一天打掉以军4000多人,那是实打实的战绩。可如今,一提往事,海湾代表就翻白眼:老黄历了,现在讲的是谁出钱多谁说了算。塞西想再劝,沙特代表直接把耳机一摘,起身离场,留下埃及代表团对着空椅子发呆。

会场外,以色列电视直播主持人笑得比哭还难看:57国吵成一筐螃蟹,愣是没夹到我们一根脚指头。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开会,听完简报只回一句:继续修边境墙,别的不用管。

巴铁代表私下吐槽:本来指望阿拉伯大团结,结果团结到连统一指挥权都争不出。沙特出钱最多,想当老大;埃及最能打,也想当老大;两边互不相让,百万大军就这么躺在PPT里,坦克飞机全成了幻灯片。

更惨的是叙利亚。新政权焦头烂额,军队残得连边境巡逻都吃力,原本指望阿盟联军撑腰,现在连参会资格都被海湾国家嫌弃。伊拉克倒是想出力,可国内库尔德问题还没摆平,派兵出境先得问议会,一问就得吵半年。

唯一没吵的是谴责声明。57国代表一致同意,用最严厉词汇谴责以色列,然后拍照握手,各自回家。第二天,以色列股市照常开盘,特拉维夫海滩照样晒太阳,仿佛前夜的紧急会议从没发生。

回到伊斯兰堡,巴铁将军对着地图叹气:沙特签了条约,可条约不能当导弹用。真打起来,巴铁得先飞三千公里,中途还得经过伊朗或印度领空,油都烧不起。沙特给的承诺是“全力支持”,翻译成人话就是:钱和基地可以谈,人得你自己出。

埃及最后想了个折中方案:不设总司令,各国轮流坐庄。海湾国家听完直接笑出声:轮流坐庄?打仗又不是请客吃饭。方案还没打印,就被丢进碎纸机。

就这样,一场本该血雨腥风的军事同盟,活生生吵成了大型职场内斗。埃及想当CEO,沙特想当董事长,阿联酋想当财务总监,卡塔尔想当公关总监,57张椅子,57个心思,谁也不愿意把兵权交出去。

以色列人看得直乐:阿拉伯国家每次打仗前都要先开一场“谁当老大”的辩论赛,辩完仗也不用打了。

现在,埃及的百万大军计划彻底泡汤,巴铁和沙特的小圈子也掀不起大浪。阿拉伯国家的老毛病一点没变——还没开打,先内讧。

会议散场,灯灭人走,只剩保洁阿姨捡起那份“阿拉伯版北约”策划书,扔进垃圾桶。垃圾桶盖子啪的一声合上,像极了这场闹剧的结尾。

所以,下次再听到“阿拉伯联军”四个字,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