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反内卷”政策刮了场大风,把市场竞争的牌面重新给洗了一遍,许多行业迎来新局面。这一轮操作背后,涨价、去库存、稳增长成了三大关键词。不少公司搭三轮车赶上好时候,业绩不是翻了身,就是一路高歌猛进,还真有点热闹。
先来看中材科技这家公司,人家半年度报表数据可拿得出手,今年净赚了9.99亿,比去年猛涨了一倍多。说到原因,最主要还是玻纤产品市场景气度上涨,价格也跟着往上爬。还有,它之前低介电产品拿了“技术突破奖”,现在也量产了。这些好东西一叠加,公司利润蹭蹭蹭往上涨,表现相当亮眼。
但这不光中材一家赚了,其他行业也跟着沾光。比如覆铜板、稀土那些大宗商品,今年都走了涨价路线。从数据来看,像甲苯二异氰酸酯、氧化钕,一个月涨幅就打到15%-20%,光是稀土氧化镨,年内价格涨了快六成。这背后,政策推动加速了技术竞争,公司们不再死磕低价,开始玩品质、研发,这些新套路才是行业的赢法。
除了涨价,个股表现也是一出好戏。根据统计,有64家公司搭上政策快车,半年度净利润不是增长就是扭亏。其中农林牧渔板块看得眼红,净利润翻了8倍多。再具体点,有的公司比如福建水泥学会“错峰生产”加精准营销,水泥的售价也跟着涨了,这才成功扭亏。而华新水泥则通过技术创新,净利润增幅超过50%,终于甩开过去几年萎靡不振的日子。
稀土行业这波更猛,像华宏科技,净利润从地板蹦到天花板,增长中值高达34倍。原因嘛,还不是稀土价格借政策红利稳步回升,公司技术研发也给力,这一加一等于大丰收。至于其他几家,比如索通发展、苏利股份净利润增涨也至少翻10倍,这些公司无非是借好时机做好技术升级,把自己摆到行业顶端。
如果你看股价,更是看点一堆。这64家公司平均涨幅也过半,还有7家直接翻倍,中毅达股价甚至一年涨了220%。他们那故事就挺俗套,主要是产品价格硬撑着利润提升,股价自然飞得更高。不过也不是所有个股都涨得欢,有几家属于“滞后型选手”,虽然融资客大手加仓,可走势却没跑过行业均值,多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整个“反内卷”大方向上,政策红利推动各行各业开始摆脱低价竞争,更多在技术和品质上下功夫。涨价,看似市场波动,背后却是企业实力慢慢释放。想说最后一句,放弃价格内卷的市场是不是更值得期待?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行业这些新变化?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