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若排除航空母舰,她便是体型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在苏联与俄罗斯时期,她同图22轰炸机、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一道,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饱和攻击体系。如今,这艘舰艇被俄罗斯海军重新启用,尽管并非航母,却与航母极为相似。其原因在于,它不仅性能均衡,而且凭借最多可搭载的600枚导弹,能够具备类似航母编队的反舰、防空、反导以及反潜等多种功能,因此,这艘“武库舰”被俄罗斯海军称作“小航母”。那么,这艘“小航母”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呢?
耗费心力重启的老式战舰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曾是超级大国海军的标志性装备,所以当年的美国和苏联都不遗余力地研发这类舰艇。不过目前,只有俄罗斯海军还在服役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近日,俄罗斯海军传来消息,纳希莫夫号这艘核动力巨舰已完成历时9年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它不仅探测与感知能力大幅提升,导弹装载量也从原来的400多枚猛增至600枚,单舰基本具备对抗一个航母编队的能力,并且未来至少还能服役10年!
诞生历程坎坷的基洛夫级
下面我们来聊聊这艘战舰的过往与现状。纳希莫夫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属于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该级战舰的诞生与当时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及赫鲁晓夫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失利,苏联认识到,若没有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就难以充分施展自身强大的国家影响力。后来,秉持重导弹轻航母理念的赫鲁晓夫下台,戈尔什科夫将军和苏联红海军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68年,基洛夫级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启动,代号为1141工程。最初的设计吨位为8000吨,计划搭载6-8枚射程达150公里的反舰导弹,但这与当时正在建造的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差别不大,而且吨位更大的卡拉级也在设计中。更关键的是,8000吨的舰体无法容纳核反应堆,也难以通过对大型装备有特殊偏好的高层审批。经过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为24300吨的大吨位,并于1970年正式通过审批。
实际上,1141工程分为1和2两个子工程。1141.1工程仅建造了基洛夫号一艘,苏联解体后,该舰更名为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并于2002年(另有说法为2004年)退役。1141.2工程共包含4艘战舰,其中第五艘库兹涅佐夫苏联海军元帅号尚未开工就被取消,2号舰伏龙芝号(后更名为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也已退役。目前仅存的两艘是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彼得大帝号。据悉,这款号称世界上除航母外最大的水面战舰,舰长252米、宽28.5米,满载排水量达25860吨。舰上约有1600个船舱、220个门廊、49条走廊,总长度接近20公里,医疗、生活等设施一应俱全。这艘巨舰配备2座核反应堆和联动蒸汽轮机,最大航速32节,理论上拥有无限续航能力。
作为一艘以火力为核心设计的战舰,苏联在整艘舰体上精心布局,才得以搭载492枚导弹。其中,负责反舰任务的是20枚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这20枚导弹是该舰的核心战力,据称能在20秒内发射2枚。防空是该舰的重点任务,为保障自身安全,其防空系统分为远、中、近三层。远程防空的第一道防线由96枚SA-N-6中程防空导弹构成,这些导弹部署在12座类似“左轮手枪”的8联装回转式垂直发射装置中。中程防空的第二道防线由192枚SA-N-9和40枚SA-N-4防空导弹组成,其中SA-N-9防空导弹部署在4座6联装的9K331道尔垂直发射单元内,每个单元可装载8枚导弹;SA-N-4则部署在位于舰岛和花岗岩反舰导弹之间的2座20联装垂直发射系统内。近程防空由近程防空导弹和弹炮合一系统组成,纳希莫夫号和彼得大帝号都装备了6座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每套系统包含2门AK630舰炮和8枚SA-N-11导弹,因此近程防空系统中还有48枚近程防空导弹。以上376枚导弹共同构成了基洛夫级巡洋舰的防空体系,凭借这样的火力,基洛夫级在当时能够突入到距离美军航母战斗群500公里以内的海域,随后发射所有舰载的SS-N-19导弹,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实施“饱和打击”,进而将其摧毁。此外,该舰还有10根鱼雷导弹两用发射管、两座RBU-1000龙卷风-2式六管反潜火箭发射器以及一座10联装的RBU-12000王蛇-1式反潜火箭发射器,可发射各类反潜武器,备弹量达96枚。所以,基洛夫级在当时堪称一艘布满导弹、在全球海域游弋并具备强大威慑力的舰艇,许多战舰见到它都会避让,即便是美军航母也不例外。
尽管导弹数量确实令人瞩目,但为了对这些导弹进行指挥控制,基洛夫级巡洋舰在舰体的前后上下共安装了17部不同类型的雷达。因此,这个看似强大的核动力巨舰也存在自身的弱点,这也为俄罗斯后来对其进行改造埋下了伏笔。据悉,俄罗斯海军为避免该舰的电子系统“老化失灵”,更换了所有电缆和几乎全部舰载无线电电子系统,同时也更换了主要的雷达设备。根据采购资料,纳希莫夫号将配备“5P-20K”四面固定阵列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200公里,可同时跟踪处理超过200个目标,并能引导32枚导弹攻击其中16个威胁最大的目标。除了这种侧重对海和对低空精确搜索的雷达外,纳希莫夫号还将装备MR-650“桦木林”L波段远程警戒雷达和最新型的“5P-30P”S/C波段三坐标雷达,这三种雷达能够提供充足的预警时间。
在具备了更远、更清晰的探测能力后,俄罗斯海军开始为该舰配备近几十年来最新的导弹技术。首先,为了将“饱和打击”理念贯彻到底,俄罗斯海军拆除了“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筒,取而代之的是10组8联装UKSK-M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这种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容纳尺寸范围内的口径巡航导弹、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缟玛瑙反舰导弹等。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高达8-10马赫,最大射程1000公里,因此升级后的纳希莫夫号不仅威慑力大幅提升,还能获得更安全的作战环境。防空导弹的变化也较大,虽然保留了12座8联装回转式垂直发射装置,但内部换装了最新型的48H6E2远程防空导弹;原来的4座6联装9K331道尔垂直发射单元,将被替换为4组8联装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新系统将装填9M96中程防空导弹,并以一坑四弹的方式装填9M100近程防空导弹。此外,有消息称,在舰艏武器区前方将增加2组14联装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最后,近程防御系统也换装成了最新型的铠甲M弹炮合一系统。所以,当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全部装填9M100近程防空导弹时,纳希莫夫号的导弹装载量将达到惊人的600枚。当年苏联设计这款战舰的初衷,是让它与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协同出击,对美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发起立体饱和攻击。如今,80枚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完全有能力击沉航母编队的主力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