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我们总是习惯带足很多东西,却常常忘记最应该要带的是自己的情绪。就好像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比如景区的队伍中,有的时候会因为插队引起争执,而打自己破游玩的兴致。到陌生城市,可能只因导航出现的偏差就对着身边的人大发脾气……
总之,就是出门在外,我们总会遇到各种超出自己规划的事情,而我们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 “生气”。
只是这些负面的情绪,都在改写我们旅行的方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于这段旅行的评价是不愉快的。
就好像曾经在路上看到这样一段场景,有一对情侣拿着大包小包,好像因为导航走错了,一方就当场爆发,开始不断地指责对方,就不能够提前做好规划等等。
可想而知,因为这一点小事引起的争吵,不仅仅让两个人的情绪降到低点,更可能会在冷战的过程中度过原本很期待的假期。
仔细一想,不就是这样吗?有些事情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只是一个小插曲,可是当时的自己被怒气冲昏头脑,也就把小事无限放大了。
确实,人在愤怒的时候,自己的理智总是容易被情绪控制,让原本能冷静解决的问题,会在情绪控制下的争吵中升级,然后让事情变得糟糕。
所以说,出门在外每一次对情绪的克制,都是对自己旅途的成全。正如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出门在外,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如把时间花在寻找解决办法上。”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或许可以试一下情绪管理的 “3 不原则”:
1、不压抑: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强行 “忍着”自己的情绪,轻微的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不要过度压抑,过度的压抑自己反而会导致后续自己情绪的爆发。
2、不放大:所谓的不放大,就是不要把小事情无限的放大,不要自己给事情添油加醋。比如 “他这样做就是故意针对我”,而是更关注于事实。
3、不纠结:说的就是遇到的情绪问题,过去了就不要反复的去想了,就好像是吵架一样,如果事后反复的复盘,觉得自己刚才没有发挥好,结果让自己越想越气。
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出行,就是为了能够从日常的琐事中抽离出来,就是通过去陌生的城市,感受不一样的情绪。
可是如果我们因为生气导致自己情绪失控,那么原本愉快的旅行也就出现了薄雾,让我们看到不到沿途的美好,结果自己的旅行也变成了“一地鸡毛”。
就好像是在出行的时候,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同行的人迟到、拖延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同的沟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用一种指责的语气去说对方“都怪你!再晚就赶不上车了!”,很有可能得到的就是两个人因此而相互指责。
但如果能够沟通的语气说“我们现在得加快点一点速度啦,我怕赶不上车,我们一起跑两步好不好?”反而更容易让对方配合。
所以,出门在外,要记得,别生气。生气只会让我们愤怒,而愤怒又会让我们情绪失控,让原本能够很快解决的事情,变成争吵的原因。更会让自己的快乐一点点的被消耗掉。
是啊,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出门在外,赢了争执输了心情,才是最亏的'买卖'。”因此,出现在意,我们都要记得把“不生气”放在心上。
要记住,出行的路上,生气只会打乱我们原本的计划,让原本快乐的心情消失不见。
文|明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