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阿里豪掷3800亿,AI基建引爆芯片狂潮,未来十年重塑科技格局。
这不仅仅是投资。这是宣言。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正以惊人决心押注人工智能未来。2025年2月,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金额巨大。超过过去十年总和。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市场瞬间沸腾。消息公布后,阿里巴巴股价单日暴涨超过9%。芯片板块应声而起。一场由AI基础设施驱动的科技浪潮已然来袭。
为何是现在?AI爆发远超预期
“AI技术的爆发远超预期。”吴泳铭如此解释巨资投入的紧迫性。需求是真实的。巨大的。IDC报告预示,2022至2027年间,中国公有云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26.9%。更关键的是,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增长不是线性的。是指数级的。
阿里云财年收入因此突破双位数增长。“云+AI”不再是概念。它是强劲的新引擎。财报亮眼。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净利润同比激增77%,达1259.76亿元。强劲的盈利能力为天量投资提供了底气。
3800亿投向何处?全栈布局构建护城河
资金并非盲目挥洒。阿里有着清晰的战略路径。
第一,硬核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芯片、高性能网络、分布式存储系统。阿里云发布磐久AI Infra 2.0超节点服务器。单柜拥有128颗AI芯片。其灵骏智算集群在万卡规模下网络带宽利用率超过99%。目标是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
第二,基础模型与开源生态。通义大模型已成为全球顶级开源模型之一。支持119种语言。截至2025年4月,阿里已开源3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数量高达17万个。生态繁荣。这是阿里打造“AI时代Android”的野心。
第三,现有业务的AI转型。从淘宝天猫到钉钉、夸克。AI正深度改造每块业务。淘天集团投入用户增长。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AI驱动的全平台营销工具“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稳步提升。效果显著。
不仅是自建,更是带动产业链远征全球
投资具有强大的外溢效应。阿里注重产业链联动。例如与科华数据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合作。这种模式正成为新趋势。
更宏大的叙事是全球化。“新大航海时代”。阿里云宣布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还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目前,阿里云为全球34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战略清晰。技术出海。商业基础设施协同出海。遵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布局。目标是服务全球客户。特别是25万家出海企业。东方航空、美的集团、广汽集团等传统行业巨头也已借助阿里云加速全球化。广汽车联网系统采用阿里云技术后,数据处理成本较使用海外云厂商同类产品降低50%。效率提升。实实在在。
未来: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征途
吴泳铭视野更远。他系统阐述了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路线图。从当前的“自主行动”阶段。到最终的“自我迭代”阶段。这是终极目标。
为此,基础设施必须超前部署。吴泳铭预测,对比2022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预示着算力需求将爆炸式增长。
未来五年。全球AI累计投入金额预计超过4万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阿里3800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点燃的不仅是芯片板块的股价。更是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化转型的引擎。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尚不均匀。而阿里这次的重注。正试图让未来加速均匀分布到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