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名字在咱们心里,老带点屈辱的味道,记忆就像一块心病似的】
你瞧,咱们中国人对土耳其这个名字
心里其实还藏着一段不太光彩的往事
那会儿,咱们刚刚开始扬眉吐气,想要建立起自己的海军力量,结果一出事儿
你想想,1998年,咱们那会儿还穷得叮当响,要想搞一艘航母
乌克兰那边经济一蹭蹭地往下掉,决定把一艘“瓦良格号”航母低价卖给咱们,价钱还挺实惠的——1800万美元,外加点相关图纸
算是对未来梦的一次投资
【航母回家的路,像走钢丝一样艰难,土耳其就是那只“拦路虎”】
讲真的,咱们要把这艘“瓦良格”从乌克兰拖到中国
得穿过土耳其那条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
根据那个叫《蒙特勒公约》的规矩,土耳其对这片海峡的军舰通行权
2000年,咱们的“瓦良格”正拖着走,结果土耳其一看,这船太大了,没动力,可能会威胁到桥梁安全
这一阻拦,足足折腾了16个月,土耳其还抛出一堆奇奇怪怪的苛刻条件
比如要咱们缴10亿美金保证金
想想当时中国外汇储备也就2000亿,根本扛不住这天价
幸亏希腊那边伸出援手,帮咱们担保
【咱们的外交团队也真“牛”,为了过境,只能妥协点点】
咱们挺不容易的,为了换土耳其点头,同意出口WS-1B远程火箭炮,还承诺每年让土耳其有200万游客
提供3.6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你说,这还挺“巴适巴适的”
终于,2001年8月,这艘“瓦良格”才得以通过海峡
可没想到,途中遇上了个超级大风暴,船差点沉了,还得希腊那边再出手救援
结果还牺牲了一名希腊水手阿力士·利马
折腾了那么久,2002年3月,咱们的“瓦良格”终于抵达大连港
到2012年,变身成“辽宁舰”,正式服役
咱们的海军也算迎来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
【别以为事情就这样完了,后面还一堆“卡脖子”的事儿】
可惜
咱们和土耳其的“恩怨”还没完
两边又闹出不少“麻烦”
比如2013年,土耳其打算从咱们这里买红旗-9防空导弹(FD-2000)金额高达34亿美元
谁知道,这事一到关键时候,土耳其又开始跟美国、俄罗斯“讨价还价”,磨叽到最后在2015年11月,土耳其自己宣布取消合同,转而自己搞“Hisar”防空系统
技术泄露的麻烦也出来了
这么一折腾,咱们投入了不少时间和心血
【疫情期间,土耳其的表现,还让咱们挺失望】
还记得2020年那会儿,咱们从上海飞塞浦路斯,准备帮忙抗疫,满载36吨口罩和呼吸机
结果,土耳其空管突然说手续不齐,拒绝放行,飞机只得绕路莫斯科,再飞保加利亚、塞浦路斯
你想,疫情那么紧要的关头,谁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耽误
很多人都觉得,土耳其这做法明显是在搞地缘政治优先
咱们心里都明白,靠的还是实力
不能光指望别人“善意”
【如今,土耳其的日子不好过,主动找咱们合作,是“不得已”的事】
时间一转眼,到了今天
土耳其的经济实在不好过
2024年,通胀飙到将近70%,百姓都愁眉苦脸,物价飞涨
就算到了2025年8月,通胀还在24%以上,基本上是“负利率”,存钱都变成赔钱
虽然外汇储备还挺多,达到1744亿美元
但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麻烦:财政赤字、债务堆积得像座大山
面对这样的局面,土耳其开始主动向中国伸手了
【中土合作,像“老少配”变“黄金搭档”,潜力巨大】
原因也挺简单的:咱们中国是土耳其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也是仅次于欧盟和俄国的第三大贸易对象
过去20年,双方贸易额涨了40倍,达到了480亿美元,可麻烦也不少——逆差太大,土耳其对中国的逆差高达380亿美元,依赖中国的商品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土耳其驻华大使穆萨博士提出了三大“动作”:第一,吸引中国投资,格外是在制造、能源、基础设施这块;第二
推动贸易平衡,格外是希望多出口农产品到中国;第三,发展旅游业
【土耳其的地理优势,真是“天赐良机”】
讲真的,土耳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真是就是个“天然的交通枢纽”
伊斯坦布尔机场,天天有好几百班直飞,航线密得跟“蜘蛛网”一样
旅游这块,虽然今年只有四十多万中国游客
政府希望未来几年,能把这个数字翻倍,居然到每年200万
带来的消费额能达到20亿美元
可也不是没有难题,比如2023年土耳其对中国电动车加征40%的关税,保护主义味道很浓
未来双方还得在“开放”与“保护”之间找到个平衡点
【咱们那会儿,受限制,得妥协;这阵子,已是“会讲价”的大佬】
那会儿,咱们国力有限,妥妥得忍气吞声,低头示弱
今天,咱们变成了世上第二大经济体,能跟土耳其平起平坐
土耳其的转变,不是“突然变得友善”那回事儿
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才是硬通货
弱的时候,只能乖乖吃亏;变强了,才能主动出击
未来,中土关系究竟能走到哪一步,还得看土耳其能不能兑现承诺,咱们也得把握主动,把这片连接欧亚的土地
变成咱们通向世上的新桥头堡
【再回头看看,那段屈辱的记忆,心里还是有点堵得慌】
你说,咱们中国人心里那块疙瘩,老是绕不开的
就是那段“瓦良格号”的事
那会儿,咱们还弱小,国力还没起来
结果在土耳其那儿差点栽了个跟头
如今,咱们站在了世上舞台中央
土耳其的“求合作”也变得理直气壮了
用一句话总结:实力,才是硬道理
只有真正强大了,咱们才有底气在国际上“说话”
未来,咱们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把这块欧亚交汇的“桥头堡”变成咱们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