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讽特朗普,两艘核潜艇去哪了,美俄互怼升级

哎呀,这次真是够热闹。特朗普又到处放话,说让核潜艇去什么“合适区域”,这嘴都甩到在天上了。关键是那两艘核潜艇的位置到底哪儿?就算真出动了,也不怪他想显摆点实力,毕竟美国现在就靠核武怼人,深怕俄罗斯瞧不上眼。你说特朗普那嘴,能信?我查了点资料,美军核潜艇其实部署很隐秘,动一动都得高级别指挥才能知道确切位置。说爆料的人都说,核潜艇的动向基本属于最高机密,哪轮到他这样随便放嘴炮。

然后就看到梅德韦杰夫那边反应了,直接用“爱泼斯坦的岛”这话,把特朗普的姿态往回怼了个狠的。你知道他这句话到底啥意思?就是在暗讽特朗普可能不是在玩军事威慑,而是在玩某些私人游戏。别搞笑了,特朗普说他要核潜艇“就位”,你以为人家不知道奥巴马、普京这些大佬搞核潜的底牌?我估摸着,梅大帝这反问,一方面是嘲弄特朗普的虚张声势,另一方面也算是给俄罗斯争气了。

看看背景,近年来美俄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手变得越来越“低调”,表面平静,其实暗战不断。美军最新的战略核潜舰“俄亥俄”级,现役就有超70艘,像核武库里的“老炮”。而俄罗斯那边,经过几年改造之后,最新的“北风”级核潜艇也逐渐展露锋芒。据报道,除了核潜艇的技术难度,战备部署都是顶配,消息不能泄露半点。就算特朗普一再嘀咕着“威慑”,俄罗斯的反应也不是瞎开的。

你说核潜艇究竟走到哪去了?我看,关键还是看双方的战略信号。美方高层多次说要“保持军事优势”,可我心里总觉得,这所谓的“优势”不稳当。俄罗斯自从普京上台后,核力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去年那份美国防部的报告说,俄战略核武器库存最多达到剩余3000多枚,远远超出协议的限制。而美国目前也在加紧“开足马力”,双方其实都在拼命地“怕输”。问题是,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力量对比,到底还剩几分理智?

我看到个关键点,去年美俄在联合国安理会都在斗嘴,俄军的核潜艇有的还在北极附近活跃,据说“北风”级甚至可以在北极海底巡逻几个月不露面。而美国的核潜艇,经常在夏威夷、直布罗陀等关键海域进行“秘密部署”。结果就说明,核潜艇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控,也不是一场空喊。你扯着核武器出来,谁知道哪天因为一句玩笑,就引起误判?特别是谁都知道,核武器的“试水”都是一种极端的“信号”。

还记得去年俄军公布的最新核潜信息吗?他们那次还展示了一段隐晦的现场视频,说是“核潜艇在北极底下巡逻”。被问到这事时,普京的发言很清楚:“核力量是俄罗斯的战略保障,任何威胁我们国家的做法都将遭到坚决反击。”这话放在任何国家都很直白。你特朗普吹牛说要核潜艇“就位”,人家俄罗斯其实心里明白,谁都知道核潜的真实动向根本不能随意随意打马虎眼。

我还想问,这特朗普的一番“核威慑秀”到底算个什么?真相信他一句“核潜艇就位”,就能吓倒俄罗斯?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当年冷战了。美俄核武库的规模,数据显示,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大概以1500枚左右,且核潜艇的发射精度比起几十年前提升了很多。执着于“核威慑”,冷静分析,这其实变成了“谁更会玩核弹”的竞赛。也就是说,谁先玩出点花样,谁就可能引发真实的危险。

你看,从数据说,俄罗斯的“北风”级潜艇配备了“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1,000公里,一枚导弹就能覆盖大半个美洲。这还不算“升级版”潜艇?而美国的话,新一代“俄亥俄”级也在不断改进,最强的“哥伦比亚”级还在研发中,要是全部服役,核武总数估计会飙到4000到5000枚。就算有特朗普在放话,环球局势告诉你,这玩核武的拳头还真不是谁说说算了。

折腾了这么久,我就想问,真有必要每天“吹”核武威慑吗?疫情还没散去,国际局势就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核拉锯。有人说,核武是大国的最终底牌,但真到了逼不得已时,未必能保证少有人死。那两个核潜艇到底去哪了?我猜,估计还在他们琢磨下一步怎么继续“吓唬”彼此,嘴炮打得火热的时候,他们还在暗中比谁的核弹更“准”,谁的潜艇更“隐身”。不是说闹着玩,但也别拿核武当儿戏。

chao,你说这事儿最后还会不会变成谁都不敢点的“巷战”呢?可我觉得,只要核潜艇还能随时“游走水底”,就没人敢轻易掏出“真刃”。到谁都在看谁的手绢最快收回,战场已变成一个大大的舞台,演着一场缓慢的、危险的“戏”。就这般看着,真搞不懂,这种“威慑”到底是让人安心还是随时点燃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