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师长,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李志军看着眼前这个平时只能在电视里见到的大人物,声音有些颤抖。
“你没做错,志军。”师长的表情复杂得让人看不透,“跟我走吧,有些事情需要当面说清楚。”
5天前,他只是为了救一个女通讯兵而已。
01
1987年6月的西南边境,骄阳似火。
李志军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手中的探雷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
“李志军,这边还有三颗雷没清完,你小心点。”班长在不远处喊道。
“知道了,班长。”
李志军应了一声,继续专心致志地工作着。
作为工兵连的一名普通士兵,扫雷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来部队两年了,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小子,慢慢成长为技术娴熟的工兵。
“救命!”
突然,一声尖叫从训练区域传来。
李志军抬头一看,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女通讯兵小雯不知怎么跑到了还没清理完的雷区,正一动不敢动地站在那里。
她的脚下,一颗反步兵地雷的引信已经露出了地面。
“小雯!千万别动!”李志军大喊。
“我...我不敢动了。”小雯的声音都在发抖。
其他战友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纷纷围了过来。
“快去叫连长!”
“打电话给工兵排!”
“谁有绳子,我们想办法拉她出来!”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救援方案。
李志军却已经拿起工具,朝雷区走去。
“志军,你疯了!那里还没清完!”班长一把拉住他。
“班长,来不及了。”李志军挣脱班长的手,“她踩的那颗雷,引信已经松动了。”
“那也不能冒险!”
“我是工兵,这是我的专业。”
李志军说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雷区。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可能是生死之间的选择。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滴落在炙热的土地上。
“志军,我害怕。”小雯看到他走近,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别怕,相信我。”李志军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静,“现在听我的指挥,一步都不能错。”
他跪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小雯脚下的地雷。
这是一颗72式反步兵地雷,杀伤半径15米。
引信确实已经松动,但还没有完全脱离保险。
“小雯,现在慢慢把重心转移到左脚,但右脚不要离开地面。”
“我不敢。”
“相信我,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李志军一边说着,一边从工具包里取出小铁铲。
他要在小雯的脚边挖一个斜坡,这样即使地雷爆炸,冲击波也会从斜坡上方通过。
挖掘的过程中,每一铲都可能触发其他未排除的地雷。
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20分钟后,一个标准的防爆斜坡挖好了。
“现在,慢慢抬起右脚。”
“万一爆炸了怎么办?”
“不会的,相信我。”
小雯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抬起了右脚。
地雷没有爆炸。
李志军迅速用身体护住小雯,两人一起滚到了斜坡后面。
几秒钟后,一声巨响。
地雷还是爆炸了。
但爆炸的冲击波从斜坡上方呼啸而过,两人毫发未伤。
“没事了,安全了。”李志军轻轻拍着小雯的后背。
小雯紧紧抱着他,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
“谢谢你救了我。”她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李志军感觉到她的声音很特别,不像是农村女孩的口音。
但这个时候,他顾不上想那么多。
02
当两人从雷区里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连长第一个跑过来,紧紧握住李志军的手。
“好样的,志军!”
“连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什么叫应该做的?”连长的眼睛有些湿润,“你刚才是在拿命救人!”
小雯被卫生员带去检查身体,走之前回头深深看了李志军一眼。
那个眼神,让李志军的心跳有些不正常。
当晚,连长在全连大会上表扬了李志军的英勇行为。
“同志们,今天李志军的表现,充分体现了我们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精神!”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李志军坐在台下,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全连的焦点。
散会后,战友们围着他讨论着白天的经历。
“志军,你当时就不害怕吗?”
“当然害怕,但不能让小雯有事。”
“你和小雯什么关系啊?这么拼命?”
“什么关系都没有,就是不能见死不救。”
李志军说得很认真,但心里却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那个女孩,确实很特别。
第二天训练结束后,李志军路过通讯连的时候,看到小雯正在宿舍门口修收音机。
“还没好?”他主动走过去打招呼。
“嗯,可能是里面的线路出了问题。”小雯抬头看着他,“昨天的事,我还没来得及好好谢谢你。”
“不用谢,都是战友。”
李志军接过收音机看了看,发现问题很简单,就是一个电容坏了。
“你等等,我去找个电容来。”
他从自己宿舍拿来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收音机修好了。
收音机里传出清晰的音乐声。
“哇,你好厉害!”小雯的眼睛里闪着光,“你是怎么学会的?”
“在家的时候经常摆弄这些东西。”李志军有些不好意思,“你对电子设备也很懂啊。”
“我...我只是平时喜欢听广播。”
小雯的回答有些躲闪,好像在隐瞒什么。
两人聊了一会儿,李志军发现小雯的谈吐确实和其他女兵不太一样。
她说话的时候用词很准确,而且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小雯,你是哪里人?”
“湖南的。”
“湖南哪里?我有个老乡也是湖南的。”
“...益阳。”
小雯回答得很快,但李志军感觉她好像在犹豫。
这时,通讯连的班长过来了。
“小雯,连长找你。”
“好的,我马上去。”小雯起身对李志军说,“谢谢你帮我修收音机。”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李志军觉得这个女孩身上有很多秘密。
但这种神秘感,反而让他更加好奇。
第三天中午,李志军去邮政所取信的时候,正好遇到小雯也在取信。
她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的用料看起来很高档。
邮戳显示是从省城寄来的。
“家里来信了?”李志军随口问道。
“嗯,我妈给我写的。”小雯很快把信塞进了口袋,“你呢?”
“我爸妈不太会写字,很少写信。”
03
两人一起往回走,李志军注意到小雯一直心不在焉。
“家里有什么事吗?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没事,就是...我妈让我早点回家。”
“现在才服役一年多,还要再过一年才能退伍呢。”
“是啊。”小雯叹了口气,“有时候觉得军营生活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就是...太苦了。”
李志军笑了笑:“我觉得还好啊,至少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小雯没有接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晚,李志军路过通讯连的时候,听到小雯在和室友聊天。
“我爸说过,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她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好像意识到什么。
“你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室友问。
“就是...普通职员。”
李志军觉得这个回答有些奇怪。
如果真的是普通职员,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脚踏实地”这种话?
而且小雯刚才说话的语气,明显有些紧张。
第四天训练的时候,李志军发现营区里来了几个陌生的军官。
他们穿着军装,但李志军从来没有见过。
这些人在营区里走来走去,好像在了解什么情况。
“那些人是谁?”李志军问班长。
“不知道,可能是上级来检查工作的。”
“看起来不像检查工作啊。”
“管他呢,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但李志军总觉得这些人的出现和小雯有什么关系。
因为他看到其中一个军官专门找通讯连的连长谈了很久。
第四天晚上,连长找李志军谈话。
“志军,前天救人的事,你还记得所有细节吗?”
“记得啊,连长。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上级可能要了解一下情况。”
连长的表情很严肃,让李志军感觉有些不对劲。
“连长,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事,你不要多想。”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救人是好事,不会有问题的。”
“那为什么要了解情况?”
“可能是要表彰你吧。”
连长说完就离开了,但李志军能感觉到他在撒谎。
表彰需要了解什么细节?
而且连长的神色明显有些不安。
第五天上午训练的时候,李志军发现小雯一直在躲着他。
以前每次遇到,她都会主动打招呼。
今天却好像故意避开他。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志军试图坐到小雯旁边。
“这里有人了。”小雯的室友说。
但李志军明明看到那个位置是空的。
小雯低着头吃饭,一句话都没说。
李志军心里很难受,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下午训练结束后,他终于忍不住拦住了小雯。
“小雯,你这两天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你了?”
“没有,我只是...有些事情要处理。”
“什么事情?我能帮忙吗?”
“不用了,谢谢。”
小雯说完就匆匆离开了。
李志军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
是不是因为那天救她,给她造成了什么麻烦?
还是她觉得欠了他的人情,心理压力太大?
他想不明白,但能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04
第五天傍晚,李志军正在宿舍整理内务。
突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立正!”
班长的声音响彻整个宿舍楼。
李志军赶紧站好,心想可能是连长来检查内务。
宿舍门被推开了。
走进来的不是连长,而是一个佩戴师长军衔的人。
李志军的脑袋“嗡”的一声。
师长怎么会亲自来宿舍?
“请问哪位是李志军?”师长的声音很严肃。
“报告首长,我是李志军!”
李志军立刻站得笔直,心跳如擂鼓。
师长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神色复杂。
“李志军,跟我走。”
“报告首长,请问有什么指示?”
“到了你就知道了。”
师长转身就走,李志军只能跟在后面。
宿舍楼里的所有人都探出头来看热闹。
李志军感觉自己的腿有些发软。
师长亲自来带人,这在军队里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是不是救小雯的事情出了什么问题?
还是自己什么时候犯了什么严重错误?
各种可能性在他脑海里翻滚着。
师长的车就停在楼下,是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上车。”
李志军小心翼翼地坐到后座。
师长坐在他旁边,司机发动了汽车。
车子缓缓驶离营区,朝着不知名的方向开去。
车里很安静,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
李志军想说什么,但不敢开口。
师长一直看着窗外,表情严肃得让人窒息。
这种沉默比任何责骂都让人难受。
李志军的手心全是汗,脑海里不断回想着最近的所有经历。
是救小雯的事情吗?
还是平时训练中出了什么差错?
他实在想不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车子开了大概半个小时,停在了师部大院里。
“下车。”
师长带着他穿过几道岗哨,来到一栋办公楼前。
李志军从来没有来过师部,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和威严。
电梯到了三楼,师长推开一间会议室的门。
“进去。”
李志军走到门口,深深吸了一口气。
不管里面是什么情况,他都要勇敢面对。
李志军推门而入的瞬间,整个人彻底震惊了....
小雯竟然端坐在会议桌前,身旁坐着一个佩戴将军军衔的中年男人,而小雯此时的军装领章显示,她竟然是少尉军衔!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个将军正严肃地对李志军说:“志军同志,感谢你救了我女儿。但是...”
李志军感觉自己的世界在这一刻完全颠倒了。
小雯是少尉?
她旁边那个将军是她父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长好!”李志军条件反射地敬礼。
“坐吧,小伙子。”将军的声音温和了一些,“我是军区司令员陈建国。”
军区司令员!
李志军的腿差点软了。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救的竟然是军区司令员的女儿。
“爸,你不要吓到他。”小雯开口了,声音里带着担心。
“我叫陈雯,军校毕业,现在是少尉军衔。”她看着李志军说,“对不起,这些天一直在瞒着你。”
李志军的大脑完全转不过来了。
他救的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女通讯兵,竟然是军官?
而且还是司令员的女儿?
“志军,你先别紧张。”司令员陈建国缓缓开口,“小雯来你们连队,是我安排的。”
“为什么?”李志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我想让她体验一下基层官兵的真实生活,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
“所以她一直在隐瞒身份?”
“是的,这件事只有连长和指导员知道。”
05
李志军回想起这几天的种种异常,终于明白了。
怪不得小雯的谈吐那么不一样,那些陌生军官会出现在营区。
怪不得连长那天的表情那么奇怪。
“那我...”
“你救了我女儿,这是事实。”陈建国的语气变得严肃,“但是,你也无意中暴露了她的行踪。”
李志军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是不是因为我救她,所以她的身份被发现了?”
“不是这样的。”陈雯连忙解释,“是因为救援过程中,很多人都看到了,消息传播得太快。”
“现在整个军区都知道司令员的女儿在基层连队,而且差点出事。”师长这时开口了。
李志军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几天大家的表现那么奇怪了。
原来所有人都在为这件事紧张。
“那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你没有做错任何事。”陈建国的语气变得温和,“相反,你做得很对。”
“可是...”
“如果你当时不救她,后果不堪设想。”
“那现在怎么办?”
陈建国和师长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就是我们今天找你来的原因。”
“志军,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陈建国开门见山,“关于你的未来发展。”
“我的未来发展?”李志军还是有些懵。
“你这次救人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优秀的品格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师长接过话头,“上级认为你是个可塑之才。”
“可塑之才?”
“我们准备推荐你报考军校。”陈建国说,“以你的表现,应该能够通过考试。”
李志军愣住了。
军校?
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考军校,我们也可以安排你到技术部门工作。”师长补充道,“比如工程兵团的技术科。”
李志军看了看陈雯,她正在认真地看着他。
“你们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你救了我女儿,这是其一。”陈建国说,“更重要的是,你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品格。”
“而且,这也不算是特殊照顾。”师长解释,“所有的程序都会按规定来,你需要通过考试和考核。”
李志军沉默了。
这个选择来得太突然,他需要时间思考。
“我能考虑一下吗?”
“当然可以。”陈建国点头,“但不要考虑太久,机会难得。”
“还有一件事。”陈雯突然开口,“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支持你。”
李志军抬头看着她,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你呢?你还会继续在基层吗?”
“我...可能要调回军区机关了。”陈雯的语气有些不舍,“这次的事情影响太大,我不能再继续体验生活了。”
李志军听出了她话里的遗憾。
显然,她对基层生活是真心喜欢的。
“其实,我觉得基层生活挺好的。”李志军说。
“是吗?”陈雯的眼睛亮了起来。
“虽然苦一点,但很充实,而且战友之间的感情很真诚。”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想法。
陈建国注意到了女儿的表情,心里有些复杂。
他知道女儿对这个小伙子有好感。
但是身份差距摆在那里,很多事情并不是感情能够决定的。
“志军,你好好考虑一下。”陈建国站起身,“明天给我答复。”
“是,首长。”
“小雯,我们该回去了。”
“爸,我想和志军再聊一会儿。”
陈建国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你们聊吧,不要太晚。”
06
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志军和陈雯两个人。
空气中有些尴尬,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不起,这些天一直在骗你。”陈雯先开口了。
“你没有骗我,你只是没有说出全部真相。”李志军说,“而且,我也能理解你的难处。”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基层的生活。”陈雯的声音有些伤感,“在那里,大家都把我当成普通的战友,没有人因为我的身份而区别对待。”
“那为什么不能继续?”
“因为影响太大了。”陈雯苦笑,“我爸说,如果再让我在基层待下去,会给连队带来麻烦。”
“什么麻烦?”
“比如,会有人认为连队在故意讨好领导。”
“比如,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过度解读。”
“比如,像你这样救我的战士,会被人说成是故意表现。”
李志军听懂了。
确实,一旦身份暴露,很多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
“那你呢?你愿意报考军校吗?”陈雯问。
“说不想是假的。”李志军诚实地回答,“但是我担心自己不够格。”
“为什么这么说?”
“我只是一个农村孩子,文化程度不高,能力也有限。”
“你能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救我,还说自己能力有限?”
“那只是我的专业技能。”
“志军,你知道吗?”陈雯看着他的眼睛说,“这几天和你相处,我发现你有很多优点。”
“什么优点?”
“善良、勇敢、踏实、真诚。”
“这些都是普通人应该有的品格。”
“可是很多人都没有。”陈雯的声音有些激动,“特别是在我生活的那个圈子里,很多人都很虚伪。”
李志军第一次听到她说这么多心里话。
“所以你才想体验基层生活?”
“是的,我想知道真正的军营是什么样的。”
“那你现在知道了吗?”
“知道了。”陈雯点头,“比我想象的更好。”
两人又沉默了一会儿。
“如果我考上了军校,我们还能见面吗?”李志军问。
“当然能。”陈雯的脸有些红,“我们都是军人,总会有见面的机会。”
“那如果我留在基层呢?”
“那...可能就比较难了。”
李志军明白了她的意思。
身份的差距,注定了两人不可能像普通战友那样相处。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彼此关心。
“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坚持自己的初心。”陈雯说,“不要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改变自己。”
“谢谢你。”李志军真诚地说,“这几天认识你,是我来部队以来最大的收获。”
“我也是。”
两人对视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舍。
07
第二天一早,李志军就来到了师部。
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报告首长,我想留在基层。”
陈建国有些意外:“为什么?”
“我觉得我在基层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志军认真地说,“而且,我对基层工作有感情。”
“可是留在基层,你的发展空间会受限。”
“发展不一定要升官,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发挥到极致,也是一种发展。”
陈建国点了点头,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真诚。
“那技术培训你愿意接受吗?”师长问。
“当然愿意。”李志军立刻回答,“我想学更多的技术,这样能帮助更多的人。”
“好,那就这么定了。”陈建国站起身,“我会安排你去工程兵学院进修半年,回来后担任技术骨干。”
“谢谢首长!”
“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
陈建国拍了拍李志军的肩膀:“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你现在的这颗心。”
“是!”
告别的时候,陈雯送李志军到门口。
“你真的决定留在基层?”
“嗯,我觉得那里更适合我。”
“那我们...”
“我们是朋友,永远都是。”李志军打断了她,“距离不能改变友谊。”
陈雯笑了,这个笑容很美。
“那你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技术专家。”
“一定会的。”
“我也会努力工作,争取有机会再到基层去。”
“那我等着你。”
两人握了握手,都没有说再见。
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半年后,李志军从工程兵学院毕业回来,成为了连队的技术骨干。
他用自己学到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扫雷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年后,他被提拔为技术员,负责整个团的扫雷技术指导。
两年后,陈雯果然回到了基层,不过是以技术军官的身份。
两人在一次联合训练中重逢,彼此都为对方的成长感到高兴。
“还记得那天的雷区吗?”陈雯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李志军点了点头。
他们都明白,那次雷区救援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轨迹。
虽然身份不同,道路不同,但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着。
那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年以后,当李志军成为工程兵团的技术专家,陈雯成为军区的优秀军官时,他们偶尔还会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天。
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雷区。
想起那个改变了两个人命运的下午。
有些人的相遇,就像命运的安排。
一次偶然的救援,成就了两个人的成长和蜕变。
这或许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但只要保持善良和勇敢,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