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英姬,大厅那些人动作都慢了半拍。安静,不是舞台上那种扎眼的漂亮,更像坐在东京街头公交上的普通姑娘,穿一身质地好但没牌子的衣服,一低头,发梢就挡住半张脸。金正日看她的眼神,大家都清楚,就算他嘴上糊弄,总是带着玩笑的口吻承认“像吉永小百合挺多”。外人说这算绯闻,他没兴趣避讳,公开场合还能冒一句笑话“她像谁都无所谓,反正是我喜欢的样子”。她大大方方站在那儿,讲起从前练功受伤、半夜偷偷掉眼泪也带着笑意,说谈恋爱那几年一晚上听上十首韩剧里的老歌都不觉得烦,外人插不上话,一眨眼就十几年,冷暖她自己清楚。
副驾驶的位置,永远是高英姬。路上金正日哼老歌,窗玻璃摇下来一半,空气不紧不慢。这点气氛早年没几个人猜得到:身边这个万寿台艺术团的归国姑娘败给背景,怕是一直要演戏才行。真实情况又不是这么回事,他特意带着她出场,走哪都不落下。什么明规则暗规则,大家私下也会打趣,第一夫人还真是第一。孩子们一下子身份就不一样,喊一声“妈妈”,宫里上下都跟着变脸,全家卷进体系,每个人都自有一套剧本。
金正日的感情史,光明面上的就有一溜人。高英姬之外,还有成慧琳,金正男的妈妈。金正男日本闹事那次,外人议论了好久,紧接着就消失在信息流里。话说回来,大家一直猜继承人,是不是就该轮到高英姬长子金正哲?金正日爱说风凉话:“正哲像女人一样,没脾气。”转个头又嘀咕“最像我还得是第二个”。到底有没有意思,全世界都在猜。他偏偏不愿直接给答案,金正银的名字,连朝鲜内部都始终半遮半掩。
见到“王子”的场合,信川招待所。那次气氛紧得要命,两个孩子穿着军装学大人样,端茶递水,眼神死死盯着每个人。小的那个金正银,硬要说区别,冷漠劲儿更明显,“日本人”仨字就顶在鼻子前。二十年过去,记不清当时的环境了,只剩这眼神切片时不时窜上来。小时候的本色,藏不住。
高英姬的特权大家都心知肚明。带孩子欧洲旅游、逛东京迪士尼,这事在朝鲜提一嘴就是八卦。她身上的“归国”标签反倒成了优势。她和金正日一有机会外出,几乎都捆在一起。高调成这样,内部有时候也会觉得怪。真幸福还是另有隐情,没谁能说清,气氛越热闹,越怕背后藏着别的。
招待所的“保留节目”,高英姬鲶鱼料理。其他年头,鲶鱼算不上什么上档次的食品,可她硬是捣鼓出花来。钓鲶鱼分两派,凌晨冒冷风,一网能有几条,搞不定就抓两三只也算交差。捡回来要先养净泥沙,净化几天,才能下锅。等鱼净身成功,她戴上围裙亲自下厨,动作娴熟到家。
金正日很认真。旁边尝一口说:“日本鲶鱼也是这样做的?”一边吩咐我回日本学做法、买最好的鲶鱼。新大久保跑了十几遍,摄像机装好,拉上二十公斤黑色鲶鱼回平壤,八番宴会专门搞了日式鲶鱼宴。金正日面前尝新菜,连连点头,还不忘观察:“原来看上去跟国内的不一样。”细枝末节他不会放过,琐碎到令人疑心是强迫症。
很快平壤厨师要去新大久保拜师,这风气没几个人理解,谁会为了这点吃喝折腾?可在权力体系里,所有小事都能演化成大事。热天高英姬自制玉米冷面,手艺全靠自己琢磨,无聊时拿出来,清清爽爽,一吃就觉得解馋。大人物的闲趣,其实也简单。
有一年在莫斯科,金家子女要吃便当。正式厨房不够用,转场到大使馆熬大夜,寿司、雪鱼、炖鸡、煎蔬菜、玉米饼……一桌饭菜刚装好天光就亮,机场里候机全是困得不行的人。但一上216专机就不一样。飞机里的豪华和低调硬生生凑到一块。小孩子们看到饭盒冒着热气,抢着吃,嘴上说“喜欢”心里踏实。任务完成,大家散场。
换场回平壤,专机停在独立停机坪。金正日来接,气氛硬得有点做作。高英姬尝一口便当,顺口埋怨饭盒像骨灰盒,别人边笑边尴尬,场面就松下来了。外头做什么高规格,里面全是那点生活碎屑。
办护照那事来得突然,瑞士大使馆四天就搞定新的。金正日打来电话,交代和金昌善在捷克汇合。路径奇奇怪怪,各种奇葩关卡,朝鲜出入境章卡了十分钟,最后还是盖上去。很多时候,混乱本身也是一种秩序,他们自己心里有数。
重新搭乘216专机,才发现机舱里多了麻将桌。下了班守着打麻将,牌桌严肃到不真实。金正日玩的是日式麻将,一本正经不“碰不吃”,中国客人都看谜了,不一定真爱玩,搞不好就是用来分辨哪派自己人。试探、筛选、打分,都是细节,不用明说。
有段日子跟着去白头山,雾气大得什么都看不清,金正银招手让我过去,原来就是并排在雾里撒尿。隔着十多米啥也没对上,权力大事、公司烂事都一边凉快。有时候问题特直接,问他看清楚没有,小孩子喊一声“啥也看不见”,就当没事。权力家庭也有这几秒“正常人”时刻。
晚上和小王子们喝光啤酒,临时抱怨一句没酒。过了一会金正银敲门,腼腆地从口袋掏出两瓶喜力递过来,算是补偿,转身人就没影了。那动作别扭到家,却一下子把人情拉近一截。冷漠到底是传出来的,还是大人教的,有时候真不好说。
他不太爱社交,碰对人就热乎一下,陌生人就一脸拒绝。很多外人琢磨权力体系里的情感细节,其实真做不到说准。表面都是剧本,细节处才看见真实,有时候正是这些琐事把人拖回生活。
高英姬的自由,真假谁懂?光鲜外表底下,有没有喘不过气只能她自己心里清楚。权力的游戏,常常连局中人都糊涂,观众下结论很容易,演的人自己才真的晕头转向。
故事拆得七零八落,很多东西根本没答案。体系讲理性,讲规划,可等到真刀真枪往下落实,每一层都靠小细节糊起来。就像鲶鱼、冷面和机舱麻将,权力边界里全是生活气,一眨眼能让人忘了身份。
王子也好,厨师也好,最后拼的是缝隙里的温度。外界爱算输赢,实际上到底有什么输赢?这些日常片段才是全部。
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天一亮就各自散场,谁是谁的主角,本来就说不清楚。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