瓴羊AgentOne,AI赋能,公司变“超级”

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很多人工智能(AI)的消息,感觉这个技术无处不在,好像什么都能干。

但咱们普通人可能会琢磨,这东西到底是怎么用的?

尤其对于咱们每天上班的公司来说,它真的能帮上忙吗?

还是只是个听起来很酷炫的概念?

就在前不久,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叫“瓴羊”的企业服务品牌,发布了一个新平台,名字叫“AgentOne”。

他们说,这个平台能帮助企业变成AI时代的“超级公司”。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响亮,一个平台就能让一家公司“升级换代”?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门道,它又能给咱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件事。

首先,我们得知道,现在很多公司想用人工智能,其实是挺难的。

别看新闻上说得热闹,真要自己用起来,会碰到一堆头疼的问题。

瓴羊和阿里云的研究院专门去问了五百多位公司老板和一千五百名技术人员,发现大家普遍被三个大难题给卡住了。

第一个难题是技术上的。

很多公司也买了一些AI软件,比如一个用来分析数据的,一个用来做客服的。

但问题是,这些软件就像是公司里请来的几个“高手”,个个都很厉害,但谁也不跟谁说话,各干各的。

销售部门的系统和客服部门的系统不通,数据分析的结果也传达不到生产线上,结果公司整体的效率还是老样子,没得到根本提升。

第二个难题是数据。

我们总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但对一个公司来说,它的数据其实是乱七八糟、东一块西一块的。

客户的资料在销售系统里,产品的库存数据在仓库系统里,财务的账目又在另一个专门的软件里。

这些数据就像一个个孤立的岛屿,互不相连。

人工智能想要学习和变聪明,就得“吃”数据,可这些数据既不干净也不统一,AI就像一个想学习的好学生,却拿到了一堆零散、杂乱的草稿纸,根本没法系统地学习,自然也发挥不出什么大作用。

第三个难题是人才和组织。

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样的人?

就是那种既懂公司具体业务,又明白怎么把人工智能技术用起来的专家。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太少了。

如果公司完全依赖外面的技术团队来做,不仅费用高得吓人,而且项目周期特别长。

外面的团队不了解你公司的具体情况,做出来的东西可能水土不服,用起来不顺手。

等你好不容易用上了,想根据业务变化做个小小的升级,又得重新走一遍流程,非常折腾。

正因为看到了这些普遍存在的困难,瓴羊才推出了AgentOne这个平台。

他们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瓴羊的负责人朋新宇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式,他说,一个好用的企业级AI智能体,等于“合适的AI大模型”乘以“高质量的数据”再乘以“强大的应用场景”。

我们来一点点拆开看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先说“合适的AI大模型”。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AI大模型,功能一个比一个强大,但瓴羊认为,公司没必要非得去追那个最贵、最厉害的。

这就好比你只是想切个水果,没必要非得用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就足够了,用着顺手还便宜。

AgentOne这个平台就像一个工具箱,里面可以接入各种不同能力的大模型。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比如是需要它帮忙写写营销文案,还是需要它做复杂的逻辑推理,来选择最合适、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个,避免花冤枉钱。

接着说“高质量的数据”,这可以说是整个事情的核心。

以前,公司整理数据是为了做成报表给人看,但现在,数据得整理成能让AI“看懂”并且能“吸收”的样子。

AgentOne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数据处理中心。

它能帮助企业把那些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里的零散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清洗、整理和标注,把那些“数据孤岛”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质量、可信赖的数据池。

这样一来,AI智能体就有了干净、营养丰富的“食粮”,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才会更准确。

最后是“强大的应用场景”。

AI技术再厉害,也得用在具体的事情上才能产生价值。

那么用在什么地方最有效呢?

瓴羊的答案是:那些人力最密集、资金投入最大、数据产生最多的地方。

比如公司的客服部门、市场营销部门、数据分析部门,还有现在很火的直播运营。

这些领域每天都要处理海量的客户咨询、投放大量的广告、分析复杂的数据报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AgentOne平台就针对这些核心场景,提前准备了二十多种现成的AI智能体,企业可以直接拿来用,就像是给这些部门直接配备了一批不知疲倦、效率极高的“数字员工”。

光说理论可能有点干,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大显身手的。

比如在电商客服场景,有一个“超级电商客服专家”,它可以在半夜处理顾客的退款申请,能自动查询物流到哪了,还能帮忙处理换货流程。

这样一来,真人客服就能从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处理那些需要更多沟通和情感安抚的复杂问题。

再比如数据分析,像瑞幸咖啡这样的公司,它们的业务数据量非常大。

通过瓴羊的分析工具,一个不懂技术的业务经理,可以直接用说话的方式问:“上个季度哪个产品的销量增长最快?”系统就能马上生成一份清晰的图文报告给他。

这在以前,可能需要数据分析师花好几天时间去整理和计算。

在营销方面,从想创意、写广告词、做宣传图,到选择在哪个平台投广告、分析广告效果,AgentOne也提供了一整套的智能工具,帮助品牌更精准、更高效地做推广。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应用是在直播运营上,一个叫“直播巡检Agent”的智能体,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直播间,一旦发现主播说了什么不合规的话,它能立刻自动截图取证并发出警告,据说能帮助品牌的直播间违规率降低一半,运营效率直接翻倍。

这些例子展示的是AI如何成为“超级员工”,但瓴羊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成为“超级公司”。

这个“超级”指的不是公司规模有多大,而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

在这样的公司里,人和AI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

AI负责处理海量的数据和重复性的流程,为人类的决策提供精准的依据;而人类则专注于创新、战略思考和与客户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复星旅文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他们利用AgentOne平台,只花了短短90天,就为旗下的度假村打造了一个全场景的AI度假智能体。

游客从出发前的行程规划,到度假村里的房间预订、路线导航、服务请求,都可以通过这个AI智能体快速完成,系统还能自动把任务派发给对应的一线工作人员。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工具了,而是彻底改变了整个服务的流程和组织协同的方式。

可以说,未来,越来越多的公司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AI将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成为驱动企业运转的基础设施。

人和机器各自发挥所长,共同组成一个更高效、更智能、反应更迅速的有机整体。

像瓴羊AgentOne这样的平台的出现,无疑是为这场深刻的变革按下了加速键,它让更多企业看到了从传统模式向未来“超级公司”进化的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