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边“福建号”下水的鞭炮声还没散尽,大伙儿还沉浸在电磁弹射技术弯道超车的喜悦里,琢磨着中国海军终于挺直了腰杆。可谁能想到,就在一衣带水的东边,那个总让我们心情复杂的邻居,却在背地里动起了歪脑筋。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人家没搞什么大张旗鼓的发布会,就开了一个小圈子里的“专家会议”。国际上没几家媒体在意,我们国内更是没啥水花。可就在这看似不起眼的会上,一个能把东亚天平给掀翻的提案,被悄悄递到了防卫大臣的桌上。
和平宪法糊窗户纸
提案的内容,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日本,要搞核动力潜艇了。这消息被日本媒体捅出来后,他们也懒得藏着掖着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中国海军发展太快,尤其是“东风快递”系列,把第一岛链围得跟铁桶似的。
在他们看来,美军航母现在进这片海都得掂量掂量,他那点海上自卫队就更不够看了。就算把常规潜艇玩出了花,造出“大鲸级”那种四千多吨的怪物,可毕竟还得按时上浮换气,续航力是硬伤。战时真要有点风吹草动,这不就是等着被“一锅端”么?
所以,他们急了。日本专家们认为,只有核潜艇这种能在大洋深处一待几个月不露头的“水下幽灵”,才能在西太平洋的广阔水域里跟解放军玩“躲猫猫”,这被他们吹嘘成对抗中国导弹优势的“最后王班”。
藏在民用里的核野心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开玩笑吧?”一个连军队都不能合法拥有的国家,还想玩核潜艇?别忘了,那个所谓的“无核三原则”,喊得山响,但可能也就是个口号。日本的核技术家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实。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是世界第六大核能利用国,国内现在还运行着10座核反应堆,技术和人才储备都相当雄厚。这还不算,人家早在1969年就捣鼓出了一艘叫“陆奥号”的核动力船。虽然这船后来因为漏水成了个笑话,但它证明了一件事:日本早就具备制造舰载核反应堆的能力。
再加上人家几十年在常规潜艇上下的功夫,从“苍龙”到“大鲸”,静音技术玩得炉火纯青。可以说,技术上万事俱备,就差一个政治上的“东风”了。所以这次不再遮掩,人家是有底气的,这绝不只是给潜艇换个心脏那么简单。
大哥点头小弟才敢横
日本右翼势力为什么突然敢这么明目张胆?说白了,还是背后有人在悄悄松绑。自从我们GDP在2010年超过日本后,综合国力的差距越拉越大,坐镇白宫的特朗普总统推行的“美国优先”策略,更是急于把日本推到前台。
他的逻辑很简单,让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责任,最好是自己掏钱买美国的武器,冲在对抗中国的第一线。这样既能减轻美军的压力,又能大把赚钱。所以我们看到,从默许日本把“出云号”改成真航母,到解禁武器出口,再到如今对核潜艇计划的暧昧态度,一切都顺理成章。
澳大利亚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一个AUKUS协议,就让南半球的国家拿到了核潜艇技术,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当成了废纸。有这个“榜样”在前,日本心里能不活络吗?借着大哥撑腰,迈出这最危险的一步,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结语
“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这“无核三原则”曾经是日本战后标榜“和平”的金字招牌。可现在看来,这块招牌已经摇摇欲坠。核潜艇是什么?那是妥妥的战略级攻击性武器,跟它宪法里写的“专守防卫”原则,简直是南辕北辙。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将近80周年的今天,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历史的公然挑衅。《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墨迹未干,军国主义的亡魂似乎就想借着核能的躯壳复活。我们作为二战中受其伤害最深的国家,绝不可能坐视不管。
俄罗斯专家说得很透彻,日本只要敢流露出一点拥核的苗头,中俄的战略协作必然会立刻升级,到时就不是威慑了,而是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把它那点核力量彻底摧毁。对日本而言,这条路是名副其实的玩火自焚。它挑衅的不仅是中俄的底线,更是整个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若视而不见,那悲剧的重演,恐怕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