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否怕台风取决于航行状态。水下航行时对台风抵御能力强,常规潜深300米可免疫12-14级台风;水面航行时风险较高,可能受风浪冲击或无法及时下潜。
水下航行时的安全性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对台风的抵御能力较强。海面上的台风风浪主要以横波形式传递能量,且能量随深度增加迅速衰减。研究显示,水下25米基本感知不到波浪,50米以下风平浪静,而各国潜艇常规潜深通常达300米左右,完全可躲避台风影响。即使面对12-14级强台风,潜艇下潜至100-130米深度即可免疫其影响。
水面航行时的风险
若潜艇因充电(如常规潜艇需定期上浮充电)或其他原因处于水面状态,台风带来的强风浪可能威胁其安全。例如二战期间,美军潜艇曾在强风暴中因无法及时下潜而在海面挣扎,需咬牙熬过台风。此外,潜艇线型设计更适应水下航行,耐波性弱于水面舰艇,水面航行时易受风浪冲击。
需警惕的次级风险
潜艇在水下躲避台风时,虽不受海面风浪直接影响,但需注意海洋内波等次级灾害。海洋内波因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产生,若遇到"水下断崖"(上方海水密度大于下方),潜艇可能被吸入深海,超过最大潜深时会被水压摧毁;若下方海水密度更大,则可能出现无法下潜的情况。
综上,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对台风有较强抵御能力,但水面航行或遇到海洋内波时存在风险。核潜艇因可长时间水下航行,受台风影响更小;常规潜艇因需定期上浮充电,面临更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