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十余小时对抗,菲律宾停止补给行动,马科斯仍待美方回应

经过超过三十个小时的对峙,菲律宾最后决定放弃补给行动,不过,固执的马科斯还在盯着美国会不会出手。那么,这次南海的冲突情况到底怎样?美国会不会为了菲律宾出手呢?

现在一看船只的轨迹,那真是一清二楚:菲律宾海警的“梅尔乔拉·阿基诺”号、“巴加凯”号,还有渔业局的“弗朗西斯科·达戈霍伊”号,统统都从半月礁那边掉头了,朝东南方向驶向菲律宾本土。

在马尼拉那边,马科斯还在满眼期待美国能出手帮忙,虽然这样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事儿能不能办成,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心里有数了。

这场争斗在8月25号半夜就拉开了序幕。菲律宾派出了三艘船从布利卢延港出发,领头的是“梅尔乔拉・阿基诺”号,这艘菲海警的主力舰长97米,还带着两个“跟班”——“巴加凯”号巡逻艇和“弗朗西斯科・达戈霍伊”号渔政船,目标可是距离那儿一百多公里的仁爱礁。

出发前,菲军方还挺嚣张,放话说如果中国胆敢把礁上那艘“马德雷山”号搁浅的军舰拖走,就会触发“交战规则”,最多就是来场一场硬仗。

一到半月礁附近,就遇上中国海警的船,5304舰和其他执法船早就在那儿待着,直接把路给挡住了。

从26号一大早到27号中午,双方在海上折腾了差不多30多个小时。菲律普的船也没歇着,又绕圈试图找机会,有时减慢速度想拖延中方,可中国海警的船一直紧跟不放,把海路堵得死死的,没留一点空隙让他们突破。

在海上最先扛不住的,还是“弗朗西斯科达戈霍伊”号,26号下午的时候就以11节的速度猛地掉头,直接回港了。剩下那两艘海警船坚持到了第二天中午,快撑不住了,也只能掉头跑路。

整个事情里,菲律宾的船连仁爱礁100公里的范围都没摸到,更别说什么“补给”啊,连个影子都没看到。

其实菲律宾这么着急,主要是因为仁爱礁上的“马德雷山”号快熬不住了——这艘船是在1999年故意搁浅到这儿的,到了现在,已经超过100天没有正常的补给了,舰上的士兵的粮食和淡水都快用完了。

本想着趁台风季刚结束,赶紧把点救命的物资送过去,没想到被拦个正着,算是泡汤了。

消息传回菲律宾,马科斯政府都快掉面子了。总统府发言人在记者面前硬挺着,说“菲方船只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任务”,可要追问具体都干了啥,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这话说的根本骗不过人,反对派议员立刻骂了起来,直呼“浪费纳税人的钱”,还要求国防部长辞职。

军方那边也挺不好意思,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前阵子还吹牛,说“把靠近仁爱礁的中国人赶走了”,还编了个“剪断中方渔民渔网”的故事,可结果现在三艘船都还没到目的地,之前那些话一下子全变成了笑话。

还有菲律宾媒体爆料说,守在“马德雷山”号的士兵们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声称“如果再不给补给的话,就要断粮了”。

没办法,马科斯只好仰仗美国啦。27号那天对峙最激烈的时候,菲律宾外交部赶紧找到美国驻菲大使,叫了一份“局势简报”,明面上暗地里都在催美国兑现安全保证。

后来总统府发布声明,还特别强调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有效”,其实就是想给自己打打气。

马科斯心里其实也没把握。一个月前他见了特朗普,特朗普随口说“并不反对菲律宾跟中国搞好关系”,这话一下子在菲律宾政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五月份美国防部长海格塞斯来到马尼拉,还挺胸说“全力支持菲律宾遏制中国”,才短短三个月,态度竟然就变了,马科斯怎能不觉得心里打鼓呢?

搞得有点慌啦,据说菲律宾偷偷找了印度,想让印度派船出来“撑场面”。结果呢,印度军舰刚进南海,就打退堂鼓了,根本不敢靠近仁爱礁,这种“远水救不了近渴”的帮忙,反倒让菲律宾觉得没人帮忙,更加孤立了。

面对菲律宾请求帮助,美国的表现真是挺“滑头”的。8 月 28 号,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又搬出了老调调:“美国和菲律宾站在一起,谴责中国那些危险的拦截行动”。还特别强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可是管到“南海任何地方”的。

话说得再大声,也没啥实质性动作——既没有派船到南海,也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帮忙的方案。

其实,美国心理这个账算得明明白白。尽管防部长海格塞斯一直在亚太地区推行“综合全面威慑”策略,美军也确实在菲律宾部署了中程导弹,可是特朗普团队哪些核心人物根本不打算真动手。

国务卿鲁比奥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莱士在国会做证的时候都说得特别清楚:“别跟中国把事儿闹大,这是个底线。”一方面军方在喊着“硬碰硬”,另一方面白宫却在琢磨“搞得越小越好”,这种矛盾心态,估摸着也不会让菲律宾真扔出啥子凶器吧。

实际行动一看就明白:2024年,美军在南海的侦察飞机大约飞了近千次,几乎每天都有侦察船在海面晃悠,但这些都算是“秀肌肉”,从未真正帮过菲律宾。去年菲律宾海警在仙宾礁闹事被赶走,他俩只发了个声明,就没啥实质动作。

这次仁爱礁的对峙中,美军第七舰队居然连个象征性的巡逻都没安排,完全没有把菲律宾的事儿放在心上。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挺明白的,一方面希望让菲律宾搅得中国不爽,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被菲律宾拉入泥潭。

其实说白了,美国就喜欢挑动邻近国家对咱们中国多留个心眼,媒体上把中国说成“欺负人的”,自己躲在后头享受便宜。这种“叫别人先顶上来,自己只打打口号”的把戏,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

要是马科斯真的指望美国,恐怕会失望透了 —— 美国真正需要的,还是一个能为中国添点麻烦的菲律宾,而不是一个会自己冲出来帮忙的菲律宾。

仁爱礁上那艘快锈掉的船,就跟菲律宾如今的境遇差不多:表面上有美国这个“靠山”,实际上不过是个被人家牵着走的棋子。

南海这边的浪还没写呢,华盛顿那边特朗普正忙着筹划竞选聚会,在他看来,南海这点事儿简直不值一提,可能两个背景板都算不上。

这场超过三十个小时的争执,最终以菲律宾掉头离开告终。不过,南海这事儿可不那么容易就算完,马科斯还没放下希望美国能帮上忙的念头。

眼前的局势摆明了:在大国博弈中,小国如果想依靠别人撑场面,基本上就是白白浪费功夫。仁爱礁那浪花扑打的海面上,不光看得到那艘破船在拼命挣扎,还能感受到小国夹在中间的苦涩,无奈的是,想找个靠山,结果却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