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及红牛车队将在2026赛季使用自研引擎的计划时,梅赛德斯车队负责人托托·沃尔夫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怀疑。“他们可能要翻车,”他半开玩笑地说,随即又正色道:“这就像是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这一大胆的举动源于2021年本田宣布退出F1之后。失去了长期合作伙伴的红牛,站在了一个关键抉择的十字路口:是再找一家客户引擎供应商,还是走上一条几乎全新的道路——自主研发?
最初,红牛曾与保时捷接近达成合作,交易几乎落笔签章:保时捷将收购车队50%的股份,接管动力单元研发,并借鉴红牛在德国的运营结构。然而,谈判在最后一刻戛然而止。最终,红牛选择了自力更生,仅拉来福特作为技术支持伙伴。
沃尔夫透露,这一决定的背后,是红牛领袖迪特里希·马特希茨生前的意志——坚持独立自主,拒绝再受制于任何OEM或引擎供应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巨大挑战,”沃尔夫说道。他并不掩饰对这一决策的复杂情绪:“我们的引擎部门积累了几十年才达到现在的水平。从零开始?几乎不可想象。”
尽管如此,沃尔夫也并未完全否定红牛的可能性。“在这项运动中,永远不能小看那些有能力从零构建技术、带来创新的人。他们也许真能搞出点什么让人惊讶的东西。”他语气稍缓,“成功率也许不高,但谁说意外不会发生?”
2026年F1将实施新一代动力单元规则,而新规中有一项被称为“追赶条款”的设计:如果某支车队的引擎性能落后领先者超过2%,将获得更多的测试机会与研发资源。沃尔夫指出,这或许是红牛的一线生机:“即使起步艰难,他们也还有时间。但这绝不是一两个赛季就能完成的任务。”
他最后提到一个许多人还记得的往事:当年红牛刚接手底盘团队时,大家都嘲笑“一家饮料公司”竟想和法拉利、梅赛德斯甚至迈凯伦这些传统豪门竞争。“可后来呢?他们赢了。也许五年之后,我们会对今天的话题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红牛如今面对的,不再只是空气动力学或赛道策略的竞争,而是一场真正的技术炼狱。他们能否再次打破质疑,在2026年让世界瞠目?时间,正在滴答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