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地产成绩单出炉:投资、销售双双滑坡,到底发生了啥?

点击关注不迷路

如果把房地产行业比作一个老朋友,那它现在的状态大概率是躺在病床上打点滴——脸色发白、气若游丝。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数据,就像一份体检报告,把行业的“病灶”暴露得明明白白。

一、投资篇:开发商为啥不敢花钱?

先看最核心的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7万亿元,同比直接掉了11.2%。

这个跌幅啥概念?

相当于开发商们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少砸了5000多亿进去,连2016年的低谷都比不过了。

开发商为啥突然“手紧”了?

原因很简单——盖房子的底气没了。

首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相当于原本计划盖100套房,现在只敢动土80套。

为啥?

因为开发商心里没底:房子盖好了卖不掉,钱砸进去就打水漂。

更扎心的是,新开工面积已经跌到了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就像工厂突然停产,背后是开发商对市场的极度悲观。

其次,施工面积也在缩水。

全国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1%,相当于工地上同时在建的房子越来越少。

开发商不是不想干,而是没钱干。

销售回款不足、融资渠道收紧,连“借钱盖房”的老路都走不通了。

二、销售篇:房价降了,为啥大家还不买?

再看销售数据,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4.42万亿元,同比下降5.5%。

有人会说:“不是说6月开发商降价促销了吗?”

确实,6月单月销售均价同比下跌5.6%,但效果呢?

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跌了5.5%和10.8%,创下2024年9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降价都救不了市场,问题出在哪?

第一,买房人“不傻”。

房价虽然降了,但大家担心未来还会继续跌。

就像买手机,如果听说下周要降价,今天谁会掏腰包?

上半年重点城市70%的二手房小区都在降价,这种“以价换量”的现象,让购房者更愿意观望。

第二,收入预期太悲观。

上半年居民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工资没涨、工作不稳,普通人买房的底气也跟着泄气。

尤其是年轻人,连房租都快扛不住了,哪敢背上30年房贷?

第三,二手房“抢生意”。

现在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800万套,很多二手房价格比新房便宜30%,相当于“二手苹果手机卖到五折,新品反而滞销”。

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再怎么促销也难敌二手房的“价格战”。

三、资金篇:房企的“救命稻草”在哪?

开发商的日子有多难?

看资金链就知道了。

上半年房企到位资金5.02万亿元,同比下降6.2%。

虽然国内贷款同比微涨0.6%,但其他渠道,比如自筹资金、定金预收款、按揭贷款:

全线下滑,尤其是按揭贷款直接跌了11.4%。

这就像一个人看病要自费,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了,但工资降了、存款被套牢,最后还是付不起药费。

房企虽然靠国内贷款勉强续命,但整体资金压力依然山大。

更尴尬的是,房企融资“冰火两重天”。

大房企因为信用好,还能从银行贷到款;

但中小房企呢?银行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种“马太效应”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可能只剩几家巨头在玩,小开发商直接被淘汰出局。

四、库存篇: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咋办?

房子盖好了卖不掉,就成了“库存炸弹”。

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69亿平方米,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能分到半平方米的房子。

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08亿平方米,占整体库存的25%,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些房子为啥卖不动?

一是地段太偏。

很多库存集中在三四线城市,配套差、就业少,年轻人宁可租房也不愿意当“接盘侠”。

二是价格太高。

虽然开发商降价了,但一线城市房价依然坚挺。

比如北京五环外的房子,单价3万起步,普通人掏空六个钱包也凑不齐首付。

三是质量问题。

部分开发商为了压缩成本,盖的房子质量堪忧。

购房者宁愿多花点钱买二手房,也不愿冒险买新房。

五、政策与未来:z府还能出啥招?

面对市场冰点,z府也不是没动作。

6月国常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等政策陆续出台。

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就像中药一样需要时间“熬”。

短期内,市场分化会更严重。

一线城市因为人口流入、配套完善,需求相对稳定;

但三四线城市可能继续探底,甚至出现“房子白送”的极端案例。

长期看,房地产要从“高杠杆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开发商得学会盖好房子、做好服务,而不是靠砸钱拿地。

比如绿城、华润这些主打品质的房企,反而能在寒冬中活得更滋润。

市场需要时间,购房者需要理性

2025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就像一场漫长的雨季:开发商在泥里挣扎,购房者在屋檐下观望。

但雨总有停的时候。

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现在反而是个机会:房价调整、政策宽松,选个地段好、质量靠谱的房子,性价比确实更高了。

但对于投资客,建议还是先捂紧钱包:

房子不是韭菜,割得快不如守得住。

最后送开发商一句话:

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与其降价促销打价格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上。

毕竟,房子不是盖出来就完事了,住得舒服才是硬道理。

(全文完)